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
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

让镇村更美 让农民更富!房县城关镇攻坚拔寨助力乡村振兴

时间:2019-12-09 08:27    来源:十堰日报  字体:  打印  播报

秦楚网讯(十堰日报)特约记者 柯勇 报道:近年来,房县城关镇以抓“富民经济、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”为路径,在深化、拓展、创新、提升上下功夫,让镇村更美、农民更富,奏响乡村振兴新篇章。

富民经济:从“一枝独秀”到“百花齐放”

“2015年我回村办起家庭农场,流转土地210亩,其中160亩种植优质水稻、50亩种植瓜果,解决30户贫困户就业问题,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81户200人务工增收。农场年付工资20万余元,务工农户户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。”房县城关镇三海村运林家庭农场主陈运林说。

产业兴才能乡村兴。近年来,房县城关镇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及地理条件优势,产业由“一枝独秀”发展为“百花齐放”新格局。以培植发展樱桃、黄酒产业为主,种植鲜桃、葡萄、西瓜、盆景等产业为辅,积极探索“三产业融合互动”扶贫新模式。以旅游发展为路径,整合贫困户群体产业,开展集观光、采摘、吃住、娱购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建设,逐步打造春赏花、夏摘果、秋观景、冬看雪的“四季观光”休憩带。以现代“农庄”形式发展花卉、药材产业,提高农产品效益,形成以休闲、度假、养生为特色的旅游服务产业集群。利用现有区位优势,发展电商仓储物流、商务酒店、田园综合体等实体经济,培育一批“有看头、有玩头、有吃头、有说头、有买头”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。2015年以来,连续成功举办三届樱桃花节和五届樱桃采摘节,累计吸引游客20万人次,让美丽乡村产生美丽经济,带动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增收。截至目前,房县城关镇累计栽植樱桃7000多亩,发展黄酒作坊2000多家、农民合作社106家、农家民宿80多家,带动全镇30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。

脱贫攻坚:从“一牛负重”到“多马拉车”

“八里村采取‘村党支部+合作社+贫困户’方式,抱团培育樱桃产业,全村滚动发展樱桃5000多亩,村民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,同时村集体收入年增10万多元。”房县城关镇八里村党支部书记罗华宇说。

思想是行动的先导。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的路上,城关镇按照“支部引路、党员带路、产业铺路”的思路,大力推广“支部+合作社+党员干部结对帮扶+贫困户”脱贫攻坚模式,结对帮扶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634户。其中发展樱桃种植专业户156户,发展农家乐130家。积极推动 “党建+特色产业”“党建+电商”“党建+旅游”等多种模式深入碰撞融合,发挥党建引领促脱贫;做好信访就是做实民生,采取源头“控”访、责任“化”访、服务“减”访、打击“治”访工作机制,全力化解矛盾纠纷稳脱贫;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,新建和改扩建18个党员群众文化活动中心、文化广场和文化宣传长廊,开展“春有赏花节、夏有广场舞、秋有运动会、冬有读书日”活动,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助脱贫;坚持抓脱贫攻坚与建成小康同步的工作思路,层层签订“军令状”,制定精准扶贫“四个一律”追责问责机制,压实脱贫攻坚责任,严格脱贫攻坚绩效考核机制,传导精准帮扶工作动力,形成多方联动保脱贫;推进“五长”(河长、街长、警长、党小组长、户(院)长)治城,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城乡治理新机制助脱贫。

乡村振兴:从“独角戏”到“大合唱”

“镇、村干部都来帮我们搞卫生,自己再不动手就过意不去。如今,我们不仅把自家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,还主动把房前屋后的道路也打扫干净。”谈起村里的变化,房县城关镇晓阳村村民刘大爷说。

实施乡村振兴不是“干部干、群众看”的独角戏,而是村民“手拉手”的“大合唱”。房县城关镇充分发挥党员带头、业主响应、全民参与治理体系,不断激发城乡治理新动能,从而增强广大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通过建立健全村民(社区居民)议事制度、设立村民(社区居民)理事会监督制度等措施,有效激发广大群众主人翁意识;鼓励广大农民群众发展新产业、新业态,引导利用“互联网+”“物联网+”等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;制定“养成良好卫生习惯、勤俭持家习惯、勤奋劳动习惯”标准,户户发放倡议书,引领群众“美环境、除陋习、树新风”;坚持开展十星级农户评比,大力宣传身边好人和模范,通过榜样力量引导群众见贤思齐、对标看齐;深入推进文化大院建设,健全文化广场、文化娱乐室、多功能活动室、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,建成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和居家养老中心,满足村民基本医疗和文体活动需求;深入推进移风易俗,制定村规民约,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尚,同时加强法治建设,引导村民自觉学法、尊法、守法、用法,弘扬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塑造整洁、文明、有序城乡新形象。

( 责任编辑:封荣娟    新闻报料:8110110    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