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
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

高铁承载腾飞梦 魅力十堰展新姿

——写在汉十高铁通车之际

时间:2019-11-29 08:59    来源:十堰日报  字体:  打印  播报

2019年9月30日,汉十高铁检测“小黄车”动车组由武汉向十堰跨过浪河特大桥。记者陶德斌 刘昆摄

秦楚网讯(十堰日报)记者 姜琨

十堰市地处中国地理版图几何中心,位于鄂、豫、陕、渝四省市交界处,千百年来,素有“南船北马、川陕咽喉、四省通衢”之称。

今日,武汉至十堰的高铁将呼啸驶过江汉平原、穿越大洪山脉、跨越滔滔汉水、抵达秦巴山区,不仅让十堰人民的“高铁梦”变为现实,同时也开辟了中国中西部发展新格局:西北东南快速通联,推动中西部交通格局之变;近3万亿元经济总量的“汉孝随襄十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浮水出面,带动中西部经济格局之变;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区串起高铁扶贫路,催生中西部发展理念之变。

亿万年来,十堰生命未断线、文化未断层、历史未断代,是恐龙的故乡、古人类的发祥地、汉文化的摇篮、楚文化的源头,是中国道教圣地之一武当山所在地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、闻名世界的汽车之都。如今,武汉至十堰的高铁,让历史上“九省通衢之城”和“生态汽车之市”紧密相连。在奋进的新时代,以十堰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中等城市,正以昂扬的姿态践行新发展理念,在中部崛起战略中走在湖北前列,努力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。

2019年10月30日,武汉旅客乘坐首趟汉十高铁试乘动车组到达十堰东站。记者陶德斌摄

穿越如画山水邂逅世界遗产

中国新版最美高铁呼啸而来

正值初冬时节,窗外时而漫山红叶,时而一泓碧水,时而收割后的稻田,时而静谧的村落,都随着高铁的呼啸声一闪而过,堪称路畅景美。2小时后,武汉至十堰高铁平稳抵达十堰东站。

时光如白驹过隙,汉十高速铁路从无到有,从地方城际铁路到国家高速铁路,从纸上画图到全线开工,历经4年有余。

说汉十高铁无中生有,是因为它从未列入“十二五”规划或其它专项规划。上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时,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,允许地方和中央共同投资修建高铁。2014年底,省委省政府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决定修建武汉至襄阳城际铁路,市委市政府迅速提出将高铁延伸到十堰,会后又开展了一系列争取工作。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,新建武汉至十堰高铁项目应运而生。

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,在短短一年时间内,汉十高铁项目先后完成预可研、可研、初设、施工图设计、招投标等工作,创造了国内高铁项目从酝酿到批复的“高铁速度”。

然而,全长不足400公里的汉十高铁,在线路设计之初却有北线、中线、南线三种选择方案。

走北线,沿汉十高速公路布设,成本最低,但需从丹江口水库正中穿越,扰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区,随即被否;

行中线,与襄渝铁路线平行布设,线路最短最直,但紧邻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玉虚宫,也遭舍弃;

最终确定的南线,采取13公里隧道下穿武当山,避开武当山核心景区和古建筑群,距离最近的遗产点回龙观还有770米,同时也绕开丹江口水库大部分区域,对汉江湿地采取全线高架,不在水中设墩,完整保护生态保育区。

2017年10月27日,汉十高铁浪河特大桥建设施工现场。记者陶德斌 刘昆摄

“南线方案最复杂,几乎100%为桥隧,桥隧比最高,还在湿地保护区全线设置声屏障,因此工程造价较北线方案增加3.2亿元、较中线方案增加2.7亿元,但它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,真正践行了创新绿色的发展新理念。”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汉十高铁总体项目负责人刘昌裕表示。

汉十高铁14个站点,一站一城,一城一景。武汉、孝感、随州、襄阳、十堰,五重镇一线串珠,与武汉城市圈将实现“公交化”。武当山、古隆中、炎帝神农故里、黄鹤楼等知名景区也将连成一条精品旅游线路。

“保守估计,高铁开通后,会给沿线景区带来至少20%的人流增长。”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邓爱民教授认为,“这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、中部崛起、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,对树立当地旅游形象、湖北全域旅游形象大有裨益。”

“十堰有山的辉煌,更有水的骄傲。”十堰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欢迎八方来宾乘着高铁前来 “打卡”,感悟武当文化,体验水源风情,欣赏奇妙景观,畅享天然氧吧,品尝秦巴山珍。

2019年11月21日,汉十高铁十堰东站旅客入站平台。记者陶德斌摄

融入省会“二小时”经济圈

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

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“八纵八横”高铁网福银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,汉十高铁打通了华中至西北地区、东南沿海的国家战略大通道,贯通汉孝随襄十、长江中下游等城市群。

翻开湖北经济地理版图,武汉以超过万亿元的体量领跑,4000多亿元体量的襄阳、宜昌紧随其后,十堰处于2000亿元中游集团领先位置。

随着汉十高铁正式开通,十堰直达省会武汉仅需2小时,我省“一芯两带三区”发展战略中的“汉孝襄随十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将从概念走向现实,正式宣告湖北中西部地区进入 “城市集群发展”新阶段。

“与省会城市、省域副中心城市快速接轨,十堰有望在武汉城市群扩围过程中占据领先优势。”十堰市发改委主任欧阳立表示,“十堰既连接西部,又连接长江经济带,是连接中西部地区的战略支点。下一步,我们将积极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,打造湖北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。”

速度的改变必将带来资源配置方式和生产要素布局的改变,随着销售半径的变化,原有的优势和劣势都可能发生转换。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,嗅觉敏感的企业早已发现湖北中西部经济格局之变带来的商机。

2019年11月22日,十堰汽车客运换乘中心外景。记者全正摄

今年以来,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经费同比下降18%,然而引进实际落地项目同比增长63%,投资同比增长52%。在高铁的影响带动下,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年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9个,总投资32.8亿元;正在谋划的亿元以上项目21个,预计总投资74.6亿元。

无独有偶,竹溪县近几个月客商到访数量和频次明显增加。9月8日,广东百草堂项目签约;9月22日,中国台湾钰邦科技电解电容项目投产;10月10日,深圳科宇电子公司负责人来竹溪考察……今年前三季度,竹溪县累计签约项目26个,开工建设11个,合同引资43亿元。

作为高铁终点站所在地的张湾区,借着高铁带来的东风,以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增长极为己任,确定了“奋力建设千亿级现代化产业体系,确保2022年实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家、限上服务业企业100家、高新技术企业100家、挂牌上市企业50家”的“2115”产业宏伟发展目标。

种种迹象表明,产业是最敏感的风向标,很多企业早在汉十高铁谋划之初,就已经下出了“先手棋”。

流动的水幕、绚丽的灯光、随音乐变化的几何图形,还有各种飞禽猛兽、动漫人物……今年9月,郧阳区子胥湖集团欢乐嘉年华项目在“十一”黄金周之前,策划光影艺术节提前“放大招”,为高铁开通迎接客流高峰预热。“我们在郧阳区布局文旅产业,就是看中了高铁带来的人气。相信高铁通车后,我们的客流量还将翻番。”子胥湖集团董事长周伟信心满满地说。

随着中部崛起战略、“长江经济带”“汉江生态经济带”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,以十堰为代表的湖北中西部城市群未来还将拥有更大空间。

为脱贫攻坚注入“新动能”

谱写秦巴山区发展奋进赞歌

高铁开进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,十堰人民看到了追赶时代脚步的希望,迸发出全面决胜小康的新激情。2019年,是十堰脱贫攻坚决战决胜、全面收官的关键时期。十堰主动对接国家和湖北省的发展战略,积极融入“高铁时代”,依托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、区位优势、交通优势、政策优势、人文优势,努力闯出一条具有十堰特色的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新路子。

2019年10月30日,汉十高铁十堰东站站房内景。记者全正摄

“八山半水半分田,半分道路和庄园”。十堰是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,全市8个县(市、区)均被纳入国家秦巴山片区扶贫范围,其中6个县(市、区)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,5个县(市)为深度贫困县。截至2018年底,全市仍有存量贫困人口17.45万人、贫困村456个,存量综合贫困发生率7.8%,高于全国6.1个百分点、全省5.4个百分点。剩余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、困中之困、难中之难、坚中之坚,都是最难啃的‘硬骨头’。

汉十高铁开通后,十堰最具特色的农业资源、旅游资源随着交通等制约瓶颈得以破解而快速井喷、大放异彩,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门路将更加宽广。

高铁时代,如何写好农旅结合发展大文章,进一步将发展生态农业、旅游观光业与扶贫工作紧密联系起来,尽早实现脱贫摘帽?丹江口市三官殿街道办事处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。

2019年11月28日,汉十高铁武当山西站外景。通讯员杨道三摄

三官殿街道办事处蔡湾村位于丹江口坝上南岸山间,站在村中远望,既能看到一库烟波浩渺,也能看到丹江口主城区的璀璨灯火。这样一片“出则繁华、入则宁静”的世外桃源,是发展城郊生态休闲游的宝地。

在汉十高铁建成通车之前,三官殿街道办事处因势利导、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产业,着力打造以狮子岩村武当花谷景区为核心的高铁旅游走廊。如今,武当花谷景区功能丰富,休憩站、游园、自行车道、亲水平台、露营基地等旅游配套设施应有尽有,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农家乐20家以上。

此外,三官殿街道办事处还建有猕猴桃基地、乌龙茶基地、树莓基地、花卉苗木基地、果蔬采摘园、油橄榄基地……在这里游玩,游客总能发出 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赞叹。这里的生态旅游产业既守护了“绿水青山”,又带来了“金山银山”,诠释着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真谛。

郧西县是国家深度贫困县,也是全省劳务输出大县。汉十高铁开通以后,便利的交通条件将给郧西县的“打工经济”注入新活力。高铁高效的“传送带”和宽广的“快车道”优势,也将给返乡务工人员带来极大便利。

2019年11月28日,汉十高铁丹江口站外景。通讯员杨道三摄

“我们将制定转移输出就业政策,加大免费技能培训力度,促进农民实现稳定就业,助力脱贫攻坚。”郧西县人社部门负责人说,将积极搭建创业平台,通过优惠扶持等方式,鼓励能人回乡发展。据了解,郧西县已利用乡镇、村组闲置集体土地建设厂房,或直接利用乡镇、村组闲置的旧学校、公有房屋、仓库或民房等创办竹藤编、织女绣、渔具加工、皮鞋生产、中药材种植、服装加工等扶贫车间(作坊)1000多个,带动2万余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。

要做成丰盛的“大餐”,需要你来我往,需要人才引进、资金流入、项目落地。近两年来,在汉十高铁沿线,大量客商“闻高铁而动”,贫困县纷纷搭上“脱贫专列”,从制造业到旅游景区开发、旅游城镇建设等服务业,数百亿招商引资项目落地,带动湖北中西部产业和要素向长江经济带纵深转移和配置,有力推动了产业扶贫工作。

搭乘脱贫“新列车”、借力高铁“新动能”,十堰正撸起袖子、开足马力,在扶贫开发攻坚中砥砺前行。

( 责任编辑:封荣娟    新闻报料:8110110    版权声明